企業有心做公益,除了拿出錢來,其實還有基于企業的其他資源可以整合引入?;I資人員在了解捐方需求,如何更靈活有效地讓捐贈行為產生?我們今天來梳理一下企業捐贈的方式吧。
第一類:與資金關聯
現金捐贈:直接捐贈現金,這依然是現在企業捐贈的常態方式。這種方式直接、高效,能把資金更快速有效地對接到需求方。便于抵稅計算。
投資收益捐贈:企業許諾投資理財的一部分收益進行捐贈,把這些收入捐贈給慈善事業,既不會影響到企業正常的經營發展,又能滿足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匹配捐贈:“配捐”外企使用的比較多,用這種方式鼓勵員工、關聯方共同參與,配捐比例根據企業情況進行設定。例如:安利(中國)在2014年推出“愛心配捐計劃”。凡捐贈1~15萬元的可獲得公司1:1配捐;捐贈超過15萬的可獲得公司1:1.5配捐;公司配捐上限為25萬元人民幣。
對等募捐和挑戰募捐:這是公益機構聯合企業常用的募捐策略。在某段時間內,若能募得一定數額的捐款,則會有企業提供一筆相等捐款,挑戰募捐可以促進趣味性、參與感與緊迫性。
第二類:與經營關聯
附捐模式:企業通過產品義賣進行捐贈,或者部分利潤進行捐贈,這是公益與商業的結合,是“善因營銷”所倡導的公益創新與商業運作的結合。
例如,2012年起,娃哈哈集團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筑巢行動”公益項目時,推出每銷售一瓶營養快線,就將向中國扶貧基金會“筑巢行動”捐贈1分錢,一瓶一分,一磚一瓦,為山里的孩子筑巢壘窩,點亮他們一生的希望。累計捐贈金額不低于3000萬人民幣。
2008年,為了進一步向汶川地震災區提供社會援助,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決定特別發行《抗震救災眾志成城》附捐郵票一套一枚,售價2.20元,其中郵票面值1.20元,附捐金額1元,發行量1300萬套。
再比如,買一善一模式。自TOMS推動的“買一捐一”,讓經營理念和慈善事業運作結合的新型方式,TOMS鞋業已經向全世界將近60個國家送去了200多萬雙鞋子,踐行了公益是愛傳遞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捐錢捐物。當全社會所有人團結凝聚為一個整體,便可以協力應對困難與挑戰。由企業做支持,讓消費者在購物過程中產生捐助行為,將公益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國扶貧基金會在此基礎上,與361°完美開展了“買一善一”,其方式為消費者每購買一件361°指定的公益??钚?,就同步以消費者名義向受捐贈的貧困小學生捐出一雙適合其尺碼的鞋子。該項目中,受捐贈小學生的聯絡地址、鞋子尺碼等數據信息,全部來自于扶基會的貧困兒童數據庫,天貓商城作為商品的售賣與遞送、善品的捐贈與遞送的在線電子平臺,一方面加快了捐贈物資的物流速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透明公益的執行實施。如此,每一位參與的愛心消費者能直觀地看到被捐贈鞋子的物流信息,讓愛心捐助明明白白。
第三類:與服務關聯
惠捐模式:捐贈人只要關注或者傳播了公益項目,將獲得企業提供的服務或者優惠券獎勵,惠捐也是一種創新捐贈模式,實現商家、捐款人、受助人、公益組織的價值閉環。例如,下載米公益APP進行捐贈:足不出戶,無需自己出錢,每天多多運動,常與父母聊聊天,就可以輕松做公益啦,輕松獲得大米粒,兌換與米公益合作的廠家提供的真實物資,積累到一定數量,這些物資就會運送到對接的公益組織那里了。
第四類:與資源關聯
場地捐贈:各個基金會都需要辦公場地、活動場地。有些企業有這方面資源的可以提供場地支持,幫助公益機構更好地辦公、組織活動。
例如,中國扶貧基金會在啟動善行100志愿者活動時,蘇寧電器開放了所有的門店資源,作為公益體驗站,志愿者每周末都到體驗站去宣傳。
藝術品捐贈:企業因特殊的日子定制的限量版禮品、藝術品等,向公益機構進行捐贈,從而轉化為現金。
第五類:與創意行為關聯
創意捐贈:通過趣味性活動的組織,讓員工積極參與其中找到樂趣并樂于傳播。例如:組織寫字樓爬樓梯的比賽,大家愿意參與的,捐錢作為報名費,有很多很好玩的模式來支持參與公益。
捐贈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更有趣有效的捐贈模式產生。最為關鍵是讓每一個捐贈真正幫助到該幫助的人和事;讓每一個捐贈鏈接更多的社會力量,發揮效應最大化;讓每一個捐贈都促進操作的更加專業性。(作者:楊晉)